安倍女孩高市早苗,日本首位女首相的成长之路解析

toodd 4小时前 阅读数 2 #国际

10月21日下午,日本国会举行首相指名选举。64岁的自民党新总裁高市早苗在众议院获得过半票数,提前宣告成为日本第104任首相。这是日本历史上首次由女性出任首相。日本新政府将由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组成联合执政。

这位在政治倾向上有着浓厚的右翼保守色彩、在经济主张上被认为是“安倍经济学”的继承者的日本新首相,未来无论在国内发展,还是在地区事务以及国际外交上都将备受瞩目。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日本首位女首相将把日本带向何方?

立志成为“日本撒切尔”

高市早苗于1961年3月7日出生在古都奈良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公司职员,母亲是警察。当时的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受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

成长环境中的传统东亚文化倾向使其形成了坚韧、叛逆的性格。学生时代的高市早苗是狂热的棒球迷,喜欢重金属摇滚乐,骑着川崎、铃木机车在神户大学附近的山道上驰骋。

大学期间,高市早苗在神户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就读。从神户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教育机构松下政经塾(这是一所培养政治精英的私立教育机构),这成为她走上政治道路的最初起点。她后来还担过任近畿大学经济学部教授,以及朝日电视台、富士电视台担任早间新闻节目主持人。

因类似的成长经历,年轻的高市早苗深受英国前首相撒切尔的影响,将撒切尔视为政治榜样,并立志要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

日本经济新闻社的一篇报道称,高市早苗见到过撒切尔,并且被其刚毅的举止和内在的温和所打动。高市早苗至今仍然会时常翻阅撒切尔的自传。这些都成为她日后长期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驱动力。

1992年,受到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鼓励,她首次挑战参议院选举,虽然落选,但却开启了她的政治生涯。1993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社会矛盾加剧,为缺乏资源的普通年轻人参政提供了机会。31岁的高市早苗首次以无党派身份参加众议院选举便成功当选。3年后,她加入自民党,归属于森喜朗派系。

2006年,高市早苗在第一次安倍晋三内阁中首次入阁,负责少子化对策与科学技术事务,随后历任自民党政调会长、总务会长等要职。

2021年,高市早苗首次参加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其中的原因是安倍晋三不愿第三次出任首相。为此,她曾力劝安倍晋三,但遭到了对方屡次拒绝。为此,她决定自己出马参选。当年,高市早苗虽然落选,但她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了仅次于岸田文雄的议员票,成为日本政界一颗耀眼的新星。

此后,她在岸田文雄政府中出任自民党政调会长和经济安全保障相。2022年,安倍晋三遇刺后,高市早苗逐渐成为自民党内保守派的代表人物。

在过去4年里,高市早苗3次参选自民党总裁。去年选举时,高市早苗一度被普遍看好,但最终却败给了在内政和外交上都比较谨慎、强调稳定的石破茂。石破茂的任期原本应到2027年9月结束,但在今年夏天国会选举失利后,为避免党内分裂而决定辞职。

自民党主导日本政坛已近70年。‌2023年底,包括安倍派在内的多个派系被曝向各自所属议员分配销售指标,要求他们出售政治筹款派对券,并获得相应回扣。

这一“黑金政治”丑闻对日本政坛及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自民党派系纷纷解散,内部频频更换党首。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另一位前首相麻生太郎背书的高市早苗。后者带领的麻生派正是自民党内唯一尚未解散的派系。

卷土重来的高市早苗最初优势并不明显,她的背后是激进的右翼支持者,这使得她不像温和派代表林芳正与茂木敏充那样具党内凝聚力与在野党协调能力。不过她适时调整了策略,一改强硬形象(这被认为是导致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解体的原因之一),并通过与保守派或右倾派系的紧密关联积累了基层信任。

临近选举日,随着自民党内部岸田派部分议员转向支持,以及麻生派继续明确表态,高市早苗的支持率持续攀升,超过了少壮派代表、小泉纯一郎之子小泉进次郎。在国会指名选举的前一天,高市早苗与日本维新会的党首就联合执政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让她最终成为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女性总裁。

2017年5月18日,安倍晋三在东京国会下院全体会议上与内务大臣高市早苗交谈。来源:视觉中国

“安倍女孩”

高市早苗长期受安倍晋三提携,其政治理念与后者路线高度契合,包括强化军事力量、修改和平宪法等主张,最终成长为保守派的旗帜。她自称安倍经济学的继承者,所以被称为“安倍女孩”。

“安倍经济学”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其第二任期内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统称,主要内容包括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放松管制、鼓励创新和推动劳动法改革等)。

在日本国内,高市早苗的经济政策主张已经被称为“早苗经济学”,以主张激进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而闻名。今年9月正式宣布竞选自民党总裁时,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必要时政府应增发公债,为出台缓解生活成本上升影响的举措提供资金支持。

野村证券在最新研究报告中称,“早苗经济学”与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颇为相似。

比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税收收入,更好地利用政府内部现有资金作为财政来源。高市早苗强调,在重视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要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补贴,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抵扣额,取消汽油和轻油的临时税,以刺激中低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支出。

高市早苗还明确,要努力通过投资来增强和丰富日本,以实现国家危机管理和经济增长。

在货币政策层面,高市早苗明确表示,政府应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在加息上,她采取谨慎的态度,呼吁日本央行继续保持超低利率。她在去年总裁选举中也曾提及赋予首相关于日本央行的解任权。所以,在其即将开始的任期内,外界猜测日本央行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日本国内媒体对此也表达了担忧,日本经济新闻社的最新报道以《高市早苗面临“安倍经济学的魔咒”》作为标题警告说,如果在通胀的局面下采取安倍经济学式的政策,就存在助长物价上涨风险,而物价上涨正是高市早苗所强调的“最优先应对课题”。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高市早苗的积极财政政策也敲响了警钟。该杂志称,日本“将不得不面对自安倍政权以来令日本借贷成本上升的通胀时代的现实”。

在这一点上,野讯证券也担心,高市早苗的许多经济政策可能加速通胀,而且,“日元的进一步贬值将加剧通胀压力,因此作为价格稳定守护者的日本央行可能需要采取行动”。

当然,该机构也有乐观的一面:高市并未排除加息的可能性,市场在评估高市如何应对政策时,或许会寻求新的平衡。

进一步看,虽然高市早苗倡导了一系列政策,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政策的实施可能性。所以,野村证券认为,应该密切关注自民党内部的任命,如政策调查委员会主席、税务委员会主席等由谁出任。

一些关键任命已经确定。新内阁方面,高市早苗决定任命小泉进次郎担任防卫大臣、茂木敏充担任外交大臣、林芳正担任总务大臣。这3人均在最近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与她均展开过激烈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她趋于求稳的心态变化。

事实上,早在当选自民党总裁之后, 高市早苗就确定了党内高层新人事安排。新班底中多数成员出自支持她的麻生派议员阵营,麻生太郎本人则出任副总裁。

10月14日,麻生太郎(左)和高市早苗出席在东京一家酒店举行的第21届健康社会奖颁奖典礼。来源:视觉中国

尽管作为女性,高市早苗当选首相对日本社会来说意义重大,但她本人最近几年已似乎刻意淡化这一标签。日本国内媒体也称,高市早苗的目标也并非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