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冠宇三季报预告引发股价飙升,增长态势能否持续?

toodd 3小时前 阅读数 4 #热搜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艺

锂电池企业珠海冠宇(688772.SH)10月19日晚间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10月20日公司股价应声异动,高开高走,盘中一度触及20%涨停,最终收涨11.74%,成交量创上市以来新高。21日早盘,公司股价继续冲高,涨幅接近10%,随后回落报收26元/股,最新市值294亿元。

针对业绩预告情况,珠海冠宇证券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前三季度“主要消费电子大客户、动力电池、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这些领域的需求都增长迅速”,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消费类电池产品出货量增加最为显著”,并指出“大客户在三季度有新产品上市,带动公司出货提升”。

这份三季报业绩预告透露出哪些信号?珠海冠宇的业绩增长是否具备持续性?珠海冠宇方面独家向界面新闻介绍了多项业务进展。

iPhone17等新品热销带动业绩

首先,第三季度净利润贡献率约70%。

公告显示,珠海冠宇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98亿元至103.98亿元,同比增长19.73%至22.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至4.17亿元,同比增长36.88%至55.54%。

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增幅,均优于上半年约14%的水平。

其中,第三季度表现尤为亮眼。珠海冠宇第三季度营收41亿元至43亿元,在前三个季度中贡献了超四成;归母净利润表现更优,第三季度在2.50亿元至3.00亿元区间,意味着前三季度有七成左右的净利润来自第三季度。

尽管如此,这距珠海冠宇上市前的盈利水平依然有着较大差距。公司2021年10月上市,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6亿元和8.14亿元。

珠海冠宇2025年单季归母净利润表现      制图:界面新闻

其次,销售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珠海冠宇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为29.33%至35.64%,归母净利润为50.43%至80.51%,后者远高于前者。由此可推测公司销售毛利率大概率有所回升。

珠海冠宇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23.31%,较2023年和2024年的超25%的水平有所下滑。三季报的数据展示出,毛利率下行趋势或有所改变。

再次,手机爆款频出带动珠海冠宇出货量上升。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珠海冠宇提到两点,一是客户份额提升,二是精细化运营整数来的成本费用管控优化。

珠海冠宇是全球消费类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近年也在布局动力及储能类电池领域。

珠海冠宇证券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前三季度公司各项业务都在增长,“主要消费电子大客户、动力电池、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这些领域的需求都增长迅速”,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消费类电池产品出货量增加最为显著”,并指出“大客户在三季度有新产品上市,带动公司出货提升”。

消费类电池业务是珠海冠宇的营收主力,占比常年在90%左右,应用领域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等。

自珠海冠宇上市以来,消费电子行业便经历了调整“寒流”,近期情况在好转。2024年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实现转正,2025年上半年在3C端国补政策之下,行业维持增长。珠海冠宇作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绩在同步回暖之中。

珠海冠宇的智能手机客户涵盖苹果、小米、华为、荣耀、OPPO、vivo、三星等主流品牌。

今年三季度,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激烈,旗舰机型持续升级,爆款机型频出。包括苹果iPhone 17系列、小米17系列、vivoX 300系列等主流机型密集发布,推动供应链企业订单增长。

“消费电子头部的手机厂商中,两个海外大客户订单量级比较高——一个美国的、一个韩国的。”珠海冠宇人士独家对界面新闻记者透露。

东吴证券测算,三季度珠海冠宇消费电芯贡献扣非利润约2.6亿元,单颗利润约1.9元,环比提升35%,主要系A客户起量以及新产品出货,后续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

动力电池方面,珠海冠宇表示,公司动力及储能业务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处于提升过程中,今年上半年汽车启停电池出货超70万套。储能业务也在2025年上半年触底回升,订单实现环比、同比双增。

增长趋势能否持续?

业绩增长能否持续,外部取决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后续销售情况,内部则依赖珠海冠宇在新产品与技术上的布局。

“公司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拓展多元化市场。”在此前的业绩说明会上,珠海冠宇董秘、财务负责人刘宗坤表示。

据介绍,珠海冠宇在钢壳电池、硅负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等四大电池前沿领域均有相关的研发和布局。

那么,哪些产品可以更快地释放业绩呢?界面新闻记者就此向珠海冠宇进行了解。

钢壳电池方面,珠海冠宇已完成消费类钢壳电池的设计研发,已首次实现量产出货。

据介绍,相比传统的聚合物软包电池,钢壳电池在形态设计上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优化利用设备内部的空间,有助于提升电池的带电量。

珠海冠宇人士独家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称:“钢壳电池已经是成熟产品,并量产了,但目前只有一个客户在用。”

界面新闻了解到,在行业人士对苹果iPhone 17的拆机视频显示,这款机型采用的便是钢壳电池。

钢壳电池量产,为何却只有一家客户,就此,珠海冠宇对界面新闻解释:“这个产品比较贵,钢壳电池是普通电池成本的两倍以上。因为成本问题,下游客户对钢壳电池的接受度有限。”

珠海冠宇表示,随着性能的优化和成本的下降,钢壳电池有望更多地应用于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消费电子产品上。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钢壳电池的迭代升级,并同步扩充产线。

今年8月,珠海冠宇公告称,拟投资约20亿元利用已建厂房建设新型钢壳电池量产线。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

这一项目珠海冠宇称,公司是响应“消费类战略客户”需求,扩大公司新型产品产能。

可见,钢壳电池当下对珠海冠宇的业绩贡献或有限。待一年后,钢壳电池产量上规模,成本下行,或可成为公司的一大增长点。

东吴证券预测,珠海冠宇钢壳产品明年出货增速有望超4倍,“随着北美和韩系客户放量,我们预计2026年至2027年消费出货量可持续维持超过20%增长。”

硅负极电池方面,珠海冠宇告诉界面新闻:“硅负极电池已经在量产了。”

在电池负极中引入高容量的硅材料是提升能量密度的重要方式之一。上半年珠海冠宇已量产25%高硅负极电池,由于掺硅比例的提升,该电池体积能量密度高达900Wh/L。

“未来公司将稳步推进硅负极项目的量产落地,在保证产品性能稳定的前提下持续提升负极掺硅比例。”珠海冠宇表示。

纳离子电池方面,公司已有相关产品矩阵,但销售规模有限。

珠海冠宇对界面新闻指出,“纳离子电池在启停方面有优势,因为它低温冷启动比较好。我们有纳离子电池产品,但客户仍倾向于选择常规主流的锂电池方案。因为锂电池现在的综合性能也不错。”

“前景最好的产品应该是固态电池,但目前还没有量产。”珠海冠宇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现在固态电池方面是一些半固态电池在量产出货,添加了一些固态电解质,增加密度,提升性能。已陆续获得更多客户认可。”

在业绩交流时,刘宗坤表示,公司正积极与客户对接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以推动其未来量产与商业化应用。公司已建设具备全惰性气体保护环境的全固态锂电池实验线。

对于未来的增长点,珠海冠宇人士对界面新闻称:“总体来说,手机业务、动力电池业务,短期都会有比较快的增长。动力电池才刚开始起量,目前今年量产产品都是2022年2024年定点的,今年定点的产品要在之后再量产。”

在投资者交流时,珠海冠宇明确了发展方向。

  • 珠海冠宇表示,在消费类电池领域,公司将深化与惠普、苹果、华为等现有客户的合作,在保持稳定供货份额的同时,开拓与三星等客户在新业务的合作。公司将推动PACK自供比例进一步提升;
  • 在动力类电池领域,已陆续为国内外头部电动车企业批量供应汽车低压锂电池;
  • 巩固与大疆、春风动力等客户在无人机、两轮车业务的合作;
  • 与头部物流企业推进物流无人机的产品开发,并与大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厂商进行对接合作以抓住低空经济的发展机遇。

此外,AI 有望引领消费电子新一轮的产品创新周期,从而刺激终端需求进一步增长。珠海冠宇在10月20日回复投资者交流时表示,多种AI开源模型的问世,催生出AI眼镜、AI手表等创新性的硬件载体,支撑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维持稳定增长。公司正对接多家智能穿戴的头部企业。

开源证券认为,珠海冠宇针对四大前沿技术趋势前瞻性布局,有望成为AI终端电池核心玩家。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由于客户和新产品起量,上调2025年珠海冠宇归母净利润至7.3亿元,同比增70%,此前预期为6.5亿元。2026年预期由12.1亿元上调至14.6亿元。

短期看,iPhone等新机的热销仍是珠海冠宇的增长动力。但长期而言,公司能否凭借钢壳、固态等新一代电池技术打开增量空间,才是持续增长的关键。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