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新基金比例配售现象解析,有何不同?

toodd 5小时前 阅读数 2 #热搜

界面新闻记者 | 杜萌

虽然节后只有两个交易日,但“沪指一度突破3900点”的开门红仍带动了新发基金市场的回暖。

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仅10月10日当天,就有富国医药精选混合(QDII)、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平安盈享多元配置6个月持有等四只新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其中,富国医药精选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是赵伟,他在管的富国医药创新近一年收益率为65.77%。富国医药精选混合的募集规模上限分别是10亿元,仅10月9日、10日两天时间募集金额已经超过了上限,并将启动比例配售。

鹏华制造升级的拟任基金经理是闫思倩,她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近一年收益率为145.55%。公告显示,鹏华制造升级募集规模上限是20亿元,原定于10月9日至10月30日募集。截至10月10日,该基金募集金额已经超过20亿元,并将启动比例配售。

Wind数据显示,截止10月13日,本月内已经有55只新基金开始认购发行,另有31只新基金定档等待发行。除了闫思倩之外,西部利得基金盛丰衍、财通基金金梓才、华安基金栾超、国金基金姚加红、中欧基金蓝小康等“中生代”均有产品发售。

新基金扎堆发行并且频频比例配售,这往往意味着市场赚钱效应好,投资者认购意愿强烈。但相比2020年-2021年的“日光基”频现,这次不论是基金公司的营销宣发,还是基金经理的自我心态,都和此前有了极大的不同。

“首先是基金公司的宣发策略有了改变。目前行业都强调以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为主,轻规模重业绩,重持营轻首发,尤其是较为知名的基金经理发行的新基金,低调宣发。”某公募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按照之前的惯例,业绩好的基金经理发新产品,肯定要出面做路演和直播,在各个交易平台买广告位推广。新基金两日售罄,肯定要发喜报。但现在一切以低调为主。”

“我们公司内部研判,这轮科技大牛市还在起点,所以现在发行新产品并不算是‘追高’,只要基金经理能够控制好仓位,投资者能‘拿得住’,相信会有比较好的投资体验。”某公募产品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现在是‘好卖不好做’,市场行情虽然回暖,但短期来看仍面临不少的风险因素。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之前遍地都是便宜筹码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某公募科技主题基金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管理的一只科技类QDII产品今年来业绩排名靠前,眼看着资金不断涌入,为了防止投资者大手笔买入,他把产品的单日申购上限控制在1000元。

相比主动权益基金的“低调”和谨慎,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指数型基金继续成为新发市场的主力军。从投资类型来看,本月等待发行的84只新基金中,仅被动指数型基金就有3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18只,增强指数型基金有10只。

当前基金公司为何热衷发行ETF?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基金公司不断布局ETF,很大程度上是对资产配置工具化需求的响应。ETF凭借高效、透明、低成本的优势,近年来获得了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已然成为了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之一。

近期新发ETF中,科创债ETF与科技主题股票ETF占据了相当比例。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因为当前市场结构性行情仍显著,投资者对于精准布局特定行业主题的需求较强烈,科创赛道便是其中的热门方向。基金公司通过推出相关领域ETF,能够精准对接投资者在细分领域上的需求。此外,头部公司在主流宽基ETF领域已构建起较强的竞争壁垒,其他公司为寻求突破、实现差异化竞争,许多就将目光投向了细分领域,这也会推动新ETF产品的涌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ETF总规模达到5.62万亿元。其中,股票ETF总规模突破3.7万亿元,债券ETF规模突破69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全市场已经诞生了7只千亿级ETF,其中沪深300ETF华泰柏瑞(510300.SH)、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SH)、沪深300ETF华夏(510330.SH)、沪深300ETF嘉实(159919.SZ)位居前四位。

崔悦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ETF产品的持续扩容无疑会为资产配置提供更丰富的工具,但与此同时,理性甄别、审慎选择至关重要。对于部分细分或小众ETF,其跟踪的指数可能本身就缺乏长期的成长逻辑与投资价值。因此,投资者在选择ETF时要关注其所跟踪的指数是否代表了有着长期生命力与投资价值的资产类别,以及基金管理人在运作过程中能否实现对指数的紧密跟踪。

热门
标签列表